1、編號:編號是羊育種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環節,編號可便于識別,記載血統、生長發育、生產性能等。編號可採用鋁製或塑材製成的耳標、項牌,刺青或剪耳法。
2、去角:波爾山羊去角可防止爭斗時致傷,對有角山羊品種而言,剪角是一個很重要的管理措施,如波爾羊出生后4天至10天內進行去角作業,方法是用電器去角器或燒烙去角器直接按于角基部位燒灼約7至10秒,之后噴灑消炎防腐劑即完成。
3、去勢:對于出生3至5天的仔羊可用結扎法,即用橡皮圈扎僅睪丸頸部,一週后睪丸因血管阻塞而壞死脫落,此法去勢較為安全。對于稍大仔公羊或成年公羊則採用手術去勢,方法是先用碘酊消毒陰囊,然后一手握住陰囊上方另一手用消毒過的手術刀在陰囊底部切一小口,以能擠出睪丸為度,將睪丸連同精索、莢膜擠出撕斷,較大的公羊必要時結扎精索以防止過度出血造成死亡,摘除睪丸后術部涂上碘伏并注射破傷風菌苗及抗生素。
4、修蹄及蹄病防治:波爾羊由于個體大體重加上蹄甲生長快速,如不整修將成畸型,繫部下挫,步履艱難,進而影響其生產性能,對于種公羊修蹄更為重要,因為蹄畸型將影響運動從而減少精液量和降低精液品質,修蹄可利用果園整枝用的剪刀先將突長的蹄角質剪掉,然后整修蹄部周圍至與蹄底平齊,對于蹄形嚴重畸型者,每隔10至15天就要整修一次,連修二次或三次,修蹄時不可操之過急,發現出血可用燒烙法止血。